SFQ新闻
储能道路上的岔路口

新闻

储能道路上的岔路口

我们已经习惯了储能市场屡创新高的年份,2024年也不例外。制造商特斯拉部署了31.4吉瓦时的储能容量,较2023年增长213%。市场情报提供商彭博新能源财经也两次上调了预测,预计到2030年电池储能容量将达到近2.4吉瓦时。但这很可能是低估了。

众所周知,正反馈循环和指数增长难以预测。人类并不擅长处理指数。2019年,抽水蓄能(PHS)提供了全球90%的储能电力输出(以千兆瓦为单位),但预计到2025年,电池将超过抽水蓄能,到2030年,其相关的储能容量(以千兆瓦时为单位)将超过电池。

电池是一项技术,而非燃料,其降价的“学习率”更类似于太阳能设备的半导体,而非传统能源资产。落基山研究所智库的研究人员表示,近几十年来,市场规模每翻一番,电池单元成本就会下降约29%。

新一代“3xx Ah”磷酸铁锂 (LFP) 电池——305Ah、306Ah、314Ah、320Ah——已投入生产,与 280Ah 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更高,单位成本更低。由于采用类似的方形外形,这些电池几乎无需重新配置生产线。

电动汽车 (EV) 需求低于预期导致供应过剩,进一步压低了电池原材料价格,并引发了激烈的价格竞争。2024 年,储能系统 (ESS) 平均价格下跌 40%,至 165 美元/千瓦时,创历史新高。中国的成本明显较低,中国电建 16 吉瓦时的招标中,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为2024年12月为66.3美元/千瓦时.

长期跨越式发展

电池成本下降对长时储能系统尤为有利。这些采用较高电池成本组件的项目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实现可行性,因此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配备长时储能系统的站点正在“超越”一到两小时储能电池,用于电网频率调节和负荷转移。

例如,沙特阿拉伯的红海项目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微电网”——400 兆瓦的太阳能和 225 兆瓦/1.3 吉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 (BESS)。

沙特阿拉伯目前已投入运营、在建或招标的电池储能系统总容量为33.5吉瓦时,储能时长均为4至5小时。此外,其“2030愿景”能源战略计划新增34吉瓦时储能系统。到2026年,沙特阿拉伯或将跻身全球五大储能市场之列。从摩洛哥到阿联酋,中东和北非(MENA)阳光地带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发展态势,使该地区成为清洁能源出口国。由于发展速度之快,这些地区目前基本未受到预测机构的关注。

库比克-格

本地和全球

尽管趋势良好,但电池供应链仍然由中国主导。巩固区域供应链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竞争。英国Britishvolt公司的倒闭和Northvolt公司在欧盟申请破产保护就是明显的例子。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全球环境下,这并没有阻止电池供应链的建设。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鼓励本土电池储能系统(BESS)制造,并对中国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旨在创造就业机会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然而,由于近期成本上升,这些措施可能会导致电网规模储能和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放缓。

中国采取了报复措施一个计划禁止出口正极和负极生产设备以及锂提取和精炼技术。即使储能系统和电池单元制造实现本地化,原材料仍将集中在中国,瓶颈将转移到上游。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或将一分为二。美国、印度和中东和北非等保护主义市场将优先发展本地化供应链,以创造就业机会;而全球南方国家则将专注于免关税进口,以提升可负担性并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动态与19世纪《谷物法》等历史性的全球化辩论相呼应。储能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紧张局面,既要应对贸易驱动的创新,又要应对经济不平等和失业风险。

前进的道路

因此,2025年将标志着储能行业的又一个转折点。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加速应用,并带来长时储能的提前,以及100%可再生能源电网的可行性,市场正日益准备好重新定义其能源格局。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的竞争凸显了储能不再仅仅是一种辅助技术,而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柱。

受保护主义政策刺激的全球供应链分化,引发了关于能源公平和创新的紧迫问题。推动本地化制造究竟能增强韧性,还是会减缓依赖廉价进口产品的市场发展,最终将“瓶颈”进一步推向上游?

在应对这些动态的过程中,储能行业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还能为各行业如何在全球挑战中平衡竞争、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先例。今天做出的决策将对2025年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影响能源转型,还将影响未来几十年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轨迹。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8日